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监管对策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房者在家庭装修方面的投入日渐增大,随之而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应运而生。然而,属于新兴行业的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却存在着诸多乱象,严重者甚至造成二次污染并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工商部门作为市场(shì chǎng)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职能部门,应当对这一行业作深入研讨,以切实保护消费的合法权益。
一、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虚构名衔(xián)欺骗消费者(Consumer)。部分商家为了提高成功率(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往往标榜自己为“××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 ××市室内环境治理站”等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准政府职能机构;部分商家夸大资质,谎称经过住建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认证和授权,或某学会、行业协会会员,或取得国家专利、权威资质证书、行业内高度认可的荣誉奖项等及假借生物媒、冷触媒、空气媒、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名义从事经营(huó dòng);部分商家虚构合作关系,谎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其他权威研究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或为知名写字楼、大厦、体育馆、政府大楼等场所做过室内环境检测等。 (二)“以毒治毒”伤害消费者。无锡环境检测中心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无锡环境检测中心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生物手段。几乎所有室内空气治理商家都宣称自己的治理是有效、环保、对人体无害。而据调查,不少商家都是用尿素、氯化铵来对付甲醛,然而,不管是尿素还是氯化铵,它们都属于工业用化工产品,不能直接使用到普通家庭。所谓的无害治理在当时似乎起到了作用,但很快又会出现反弹(Rebound)。如已曝光(exposure)的“原生钛”,治理前室内空气中氨含量仅为0.15毫克每立方米,而使用了原生钛产品治理后一小时,氨含量竟然达到了0.53毫克每立方米,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而氨是一种有臭味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说明使用“原生钛”产品不仅治理没有达到效果,还造成了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这种以毒治毒的治理方式,不但骗取了消费者的钱财,还会伤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三)“免费”检测忽悠消费者。无锡环境检测中心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生物手段。很多室内检测商家打着“免费检测”幌子,检测前检测一次告知超标了,检测后再检测一次便告知达标了。据调查了解,很多社会检测机构(organization)并无专门独立的实验室,他们做室内环境检测时,使用的就是便携式空气检测仪。根据相关规定,从事室内空气检测的机构必须取得质监部门核发的CMA中国计量认证证书,没有CMA标识的报告是无效也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这些室内空气治理商家的检测是无效的,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权威性也值得怀疑。他们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治理有没有效果完全是公司自己说了算。
二、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存在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国家标准。国家早在2000前后就制定了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可是对于室内空气感染的治理,还缺乏相关标准,至今仍然是个空白。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自然也就没有权威的第三方认证与监管。消费者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检测(检查并测试)哪些项目,具体怎么样才算是有效的治理,同时,这也给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利用假资质、假证书、假许可、打着高科技的名号欺骗消费者。 (二)商家诚信缺失。目前做室内空气治理收费在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而成本却相当低。再加上该行业很多以加盟方式运作,商家可以通过吸引加盟者收取高额加盟费,在高额利润驱使下,有的商家不惜以消费者的健康作牺牲。有些商家为了提高知名度,在本无多少资质、信誉的情况(Condition)下,通过做“百度竞价”、做“优化站”等方式,快速占领网络搜索引擎(Engine)首页,从而欺骗完全不知情的消费者。 (三)消费者防范意识较差。一方面,消费者往往缺乏一些生活常识,容易轻信这些不法商家。以最常见的装修感染物甲醛为例,其释放(release)周期最长可达到二十,期望通过喷一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在客观上也是不现实的。有些消费者明明在治理后闻到很刺鼻的味道,还相信治理公司达标的谎话;还有部分消费者缺乏一些基本常识而轻信商家,如商家自己声称的所谓纳米技术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单位(unit),根本与治理无关。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在商家使用免费室内空气检测(检查并测试)幌子时,认为反正都是“免费检测”,不测白不测。疏不知天下没有一免费的午餐,只要答应免费检测,就会一步步落入这些不法商家的圈套。
三、整治室内空气治理行业乱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Law)法规。针对室内空气治理行业缺乏国家标准,损害消费者权益这一情况,工商部门应加强调研,并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尽快出台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哪些产品(Product)可以用作室内空气治理、哪些产品严禁用于室内空气治理,具体应当检测(检查并测试)哪些项目,这些项目数值在一段时间动态检测应达到什么标准及治理不当时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zé rèn)等等。这样既可从法律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让工商部门在执法监管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加大打击力度。一是对无照经营从事室内空气治理的,工商部门要坚持予以查处、取缔。二是审批室内空气治理行业广告时,严禁广告语中使用完全无害、全国首创、行业第一等绝对性表述的字眼。三是应加强室内空气行业网上广告、户外广告、传单广告等巡查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四是会同环境保护、卫生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及时查处该行业中的违法经营行为。
(三)开展行政指导。工商部门可利用日常巡查、企业回访、行政约谈、代表座谈等契机,向室内空气治理企业、经销商宣传《消费者(Consumer)权益保护法》、《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提升经营商家法律认识,使其自觉诚信、守法经营。 (四)强化消费引导。工商部门、消委会应利用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契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发布消费警示等形式,向消费者(Consumer)曝光室内空气治理行业的现状,提醒消费者不要贪便宜,不要轻易去做“免费检测”,购买装修材料时就要挑选环境保护材料,装修后要开窗通风减少感染源,不要轻易被一些高新科技词汇蒙骗,注意(attention)选材具有CMA中国计量认证证书的公司进行检测。
|
|
上一条:室内空气污染三大元凶:吸烟、烹饪、用打印机 下一条: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体制及其弊端 |